Skybound Entertainment 推出全新游戏工作室:深入探索《无敌英雄对决》
关于Skybound的新动向与《无敌英雄对决》
作为《行尸走肉》和《无敌英雄》系列的发行商,Skybound Entertainment 正在加快其视频游戏布局,成立了一个全新的内部游戏开发工作室——Quarter Up。这个工作室由曾在Double Helix Games工作的迈克·威莱特(Mike Willette)担任执行制片人,他曾参与开发经典格斗游戏《Killer Instinct》。Quarter Up的首款作品是《无敌英雄对决》(Invincible VS),这是一款基于迈克·克尔顿(Robert Kirkman)创作的超级英雄漫画《无敌英雄》的团队格斗游戏。
公司战略:从授权到自有开发
在2025年的游戏行业中,像Skybound这样的传统娱乐公司成立自主游戏工作室已成为一大亮点。此前,该公司曾将旗下多部作品授权给像Telltale Games这样专注叙事的开发商,推出了《行尸走肉:Telltale》的系列作品。2024年,Skybound开始积极招聘业界高管,比如曾任动视暴雪产品管理副总裁的克里斯·保尔森(Chris Paulson),表明其正在加强对视频游戏市场的投入。
众筹支持:多项目开发的资金基础
此外,Skybound 还通过众筹获得了约67.8万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多个项目的研发,包括《无敌英雄对决》。公司发言人确认,这笔资金将用于推动公司多个游戏项目的发展,展示了其在游戏制作中的雄心与决心。
为何选择内部工作室?
保尔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打造内部工作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高效地将漫画IP转化为视频游戏。通过内部团队,Kirkman可以直接参与游戏的审查和指导,减少与外部授权方之间的繁琐协调流程。这一策略也帮助Skybound避免了合同和关系上的障碍,使得漫画与游戏的融合变得更加顺畅。
挑战与创新:格斗游戏市场的新机遇
选择格斗游戏作为首个自有开发项目,令人颇感意外。格斗游戏行业一直以严苛著称,许多大牌IP都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围。例如,Warner Bros.的《多元宇宙:无限战争》系列尝试难以击穿核心玩家群的壁垒。而像Rivals of Aether等独立作品则逆流而上,获得了相对成功。
为了在这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威莱特提出了创新的核心设计理念。他强调,《无敌英雄对决》将引入“换人”系统,允许玩家通过交换角色来打破复杂的连击,从而吸引更多新玩家加入。此举旨在降低入门门槛,提升互动性,让玩家在对战中获得更多乐趣。
外包与规模控制:成本管理的新思路
在制作团队方面,Quarter Up将依靠外包合作伙伴,以控制成本并保证开发效率。威莱特指出,核心团队将专注于战斗动画、网络编码和基础系统,而其他部分则由合作伙伴完成。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是当下许多新兴游戏公司所采用的策略,旨在灵活调整团队规模,快速响应市场反馈。
未来展望:小而精的开发团队策略
保尔森强调,未来的游戏开发应以小而高效的团队为核心,避免过度扩张,从而更灵活地适应玩家需求。“我最近参与的《暗黑破坏神IV》,有数百人团队,但每个人都非常明确目标。而对于《无敌英雄对决》,我们希望随着观众的成长不断调整规模。”
常见问题解答(FAQ)
Q: Skybound成立自己的游戏工作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旨在更有效地将旗下漫画IP转化为高质量的电子游戏,增强IP的市场影响力,并减少对外部授权商的依赖。
Q: 《无敌英雄对决》会在什么平台推出?
A: 目前尚未公布具体平台,但预计会在主流PC和主机平台上线,面向全球玩家。
Q: 这款格斗游戏将有哪些创新设计元素?
A: 除了传统的角色战斗外,引入“换人”系统,使玩家可以通过角色切换打破连击难题,增强对战的互动性和策略性。
Q: Skybound未来在游戏市场的布局会有哪些重点?
A: 除了继续开发自有IP的游戏外,计划通过合作与外包扩大开发能力,加快推出多样化的游戏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