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游戏行业的隐形压力

概览:游戏行业研究人员Lis Moberly和Tim Stobo在2024年GDC(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分享了关于行业内“职业倦怠”现象的调研数据。虽然开发者们的加班时间有所减少,但行业中的职业疲惫仍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避免职业倦怠的关键在于工作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职业倦怠的严肃性
职业倦怠绝不是轻松的事情。
就像“加班”(crunch)这个词常用来描述为了赶项目期限而超长工作时间一样,游戏开发者在工作场所的辛苦也常被外界忽视。一些人可能会觉得:“还不够感恩,有幸能做自己喜欢的游戏,而不是像快餐店那样每天忙碌?”
然而,这种心态低估了高技能游戏开发者和为社会提供基础服务的快餐从业人员的辛苦体验——他们都在面对不良工作环境带来的痛苦和压力。
严重的职业压力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等身体反应,极度的压力还可能引发情绪变坏、与同事关系恶化,甚至导致健康危机。
这些症状在2024年GDC的演讲中由游戏设计师Tim Stobo和游戏编剧Lis Moberly详细介绍,反映出行业内对职业疲惫的关注日益增加。
痛苦的体验:职业倦怠的表现
Stobo和Moberly自认是职业倦怠的受害者,并希望借此机会推动行业内对该问题的深入讨论。Moberly在会后接受《游戏开发者》采访时表示,她希望行业内开发者能利用他们的观察和经验,“提前对话”职业倦怠的问题,而不是等到问题普遍爆发后才行动。
“我们常常是在疾病变成癌症之后才试图治愈,但预防才是真正重要的。”
基于问卷调查、学术引用以及强烈的意愿帮助同行,二人坚信职业倦怠并非不可避免的现象,工作室管理者应当有责任保护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幸福感。
游戏行业从业者为何会陷入职业倦怠?
如何衡量职业倦怠?
Stobo和Moberly引用了Christina Maslach博士和Michael P. Leiter博士提出的定义,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员工与职业环境之间六种“错配”的一种表现:工作负荷过重、控制感不足、奖励不足、团队关系疏离、不公平感以及价值观冲突。
这些“错配”类似障碍,既不代表个人有缺陷,也不意味着员工有问题,而是反映工作环境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
图片来源:游戏开发者大会
员工体验“错配”是否与职业倦怠相关?
虽然企业承担着预防职业倦怠的责任,但Stobo和Moberly指出,这些“错配”不仅可能由与公司的冲突引起,也可能在同事之间产生。如果员工感受到能量下降、对工作的兴趣降低、工作效率减弱,则很可能正处于职业倦怠状态。
不同经验层级中的受害者
职业倦怠可以影响各个经历水平的开发者。通过在线问卷调查,Moberly和Stobo发现,拥有4到6年工作经验的开发者最容易报告职业疲惫。而在岗位上看,所谓的“高级开发者”也最易感觉到倦怠。
图片来源:游戏开发者大会
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工作年限或岗位级别越高,职业倦怠的报告比例反而稍低。项目主管和具有超过六年行业经验的开发者,报告倦怠的比例更低。特别是,主要开发者(Principal Developers)反而相对不太容易表达过职业疲惫。Stobo猜测,可能是这些高级职位的责任在于团队管理,这成为诱发倦怠的一个因素。
所有人群的风险与结构性因素
虽然各种背景的开发者都可能面临职业倦怠,但结构性因素——如少数族裔、女性、LGBTQ群体、残障人士或神经多样性个体——所面临的额外压力会让部分人更易陷入疲惫状态。
如何从职业倦怠中恢复?
值得欣慰的是,大部分开发者表示他们成功走出了职业倦怠的阴影,但也有3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还在艰难挣扎。恢复时间从几周到数年不等,约27%在半年内恢复,20%在半年到一年之间,其余则需要一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康复。
Moberly指出,约一半的开发者在恢复过程中只做了短暂的休假,通常为两周到三个月。“这非常令人担忧。恢复其实需要较长时间,但许多人根本无法休假。”
企业应如何预防职业倦怠?
像加州南部山火那样,职业倦怠像火一样蔓延。超过85%的受访者知道公司内有人表达过倦怠情绪,提醒管理者要格外关注员工的健康状况。一个表现出倦怠的员工也许是公司的“预警灯”。
许多公司没有提供任何相关资源,甚至有公司直接否认倦怠的存在。即便提供,资源也常被认为效果有限。例如,有受访者反映公司组织的健康讲座“有失偏颇”甚至“有害”。
企业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可能因法律责任或对项目的专注而回避,但正如Moberly所说:“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伤害了员工,也会降低项目品质。”
建立沟通渠道:预防为先
Moberly强调,需要行业内形成一个“共同的语言”,让开发者和管理层能够更有效地沟通职业压力和倦怠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匿名调查或“倦怠评估工具”了解员工真实感受,但必须确保过程的匿名性,让员工能够坦率表达。
而Stobo提醒,一次性调查和有限的调整不能根治问题,持续的关注和逐步改善才是关键。制定合理目标,提供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工作环境。
个人应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Moberly建议员工应积极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资源,比如加班管理、休息时间等,充分“依靠社区”,不仅仅依靠公司支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避免职业倦怠不断侵蚀身心健康。
打破“三大误区”
应对职业倦怠,企业和员工都应破除以下三大误区:
- 认为这是个人问题;
- 误以为“加班”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 忽视“消极情绪和毒性文化”才是根本问题。
尤其是企业,避免只关注表面氛围,而忽略潜在的深层次问题。如某公司有员工反映被管理者责备,称其不满影响整体团队氛围。这显示,单靠表面“正能量”无法解决问题,真正需要的是深层次的结构调整和沟通改进。
行业的康复之路:火后重生
Moberly用自己和Stobo所在地区的野火比喻行业中的“职业倦怠”。这些大火虽破坏环境,但也为新生命和土壤的养分提供了契机。例如,火龙果等植物正是在火后茁壮成长,象征着重生的希望。

图片来源:Sundry Photography via Adobe Stock
虽然野火带来破坏,但它也伴随新生。行业包括游戏开发行业的从业者应相信,减少压力和改善环境可以带来新的繁荣。共同努力,行业的未来将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结语
面对职业倦怠,我们不应只是一味愤怒,而应从行业内自我调整和互助中找到出路。用关怀和合作,创造一个更具弹性的开发环境,行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行业组织如《游戏开发者》和GDC相信,支持人的发展,才能推动游戏行业的持续繁荣。